第五十一章 无豚不成家_唐朝工科生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五十一章 无豚不成家

第(2/3)页

百多斤的惊人记录。

  卢照邻从江阴学到的知识告诉他,这是一段非常适宜的气候,适宜到苦寒之地也可以养活很多人。

  但是,从江阴学到的知识还告诉他,适宜的气候不是一成不变,它会过去……

  在适宜气候过去之前,卢照邻希望卢氏改换炉灶,东山再起!

  他就是要养猪,养猪,就是东山再起的事业。

  “大郎,老朽还是想不通,既有官职差遣,缘何还要去养猪?这……”

  陆氏的老人一脸不解,对他们来说,这不比操持贱业更丢人,但终究是丢人的。堂堂范阳卢氏,竟然跑去养猪?不但是养猪,还是万里迢迢跑去一边做官,一边养猪。

  这算什么?养猪令?猪倌?

  “河中危机重重,若论获利,首推金银,次之奴婢,再次绢布,最后,牛羊马骡驼。只是以上诸业,用人极多,尤其亲信,多多益善……”

  语气略微停顿了一番,卢照邻看着卢氏老人,“卢氏无人可用。”

  “……”

  一时无言,即便说是教书育人,那也是十几二十年后才能变现的事情。更何况,教出来的学生能不能出一个“张操之”还不好说呢。

  穷乡僻壤的,有人脉关系也多在军中,不顶事。

  “大争之世,倘使无利可图……想要振作门楣,再起阀阅,靠一张嘴去说么?”

  言罢,卢照邻也不管卢氏老人震惊“大争之世”的论断,看着连绵不绝的马队、驼队,“适才所言诸业,用人极广,可正因为用人极广,河中西域不可不安。禁绝游牧诸事乃是必然,诚然屡禁不止,但胡地游牧转定牧,乃是当今大政……”

  且不说西域如何,仅仅是漠北草原,那穷鬼地方这样折腾,最终不还是转为定牧?青料塔和堡垒比比皆是,漠北诸部人口只要越线,把人口迁出去就是。十几年下来,从漠北走出来的老中青,没有三十万,十五万总归有的。

  放在以前,这些人即便是炮灰,怎么地也要被算在“控弦四十万”之中。

  整个漠北已然成为北军序列的提款机,固然北军只是吃很小的一部分,但只是这很小的一部分,也足够让北军“军属”们大赚特赚。

  尉迟氏十几年经营,陡然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wshuw.net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